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
八阶段包含4个童年阶段、1个青春期阶段、3个成年阶段。 童年阶段 婴儿期(0~5岁):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。当孩子哭或饿时,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。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,富于理想,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。反之则不敢希望,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。
埃里克森八个阶段:婴儿期(0~5岁):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。儿童期(5~3岁):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。学龄初期(3~5岁):主动对内疚的冲突。学龄期(6~12岁),勤奋对自卑的冲突。青春期(12~18岁):自我统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。
第一阶段:婴儿期(0-2岁)。婴儿的主要发展是满足生理需要,发展信任感,克服不信任,体验着希望的实现。所以在这阶段尽量满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,非常重要,也是以后孩子有爱心、能够信任他人的基础。第二阶段:儿童早期(2-4岁)。
埃里克森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如下:自主与羞耻期(18个月-3岁):幼儿开始探索自我和周围的世界,发展自主性。他们需要在适当的情境下获得自主权,但太多的限制或羞耻感可能会导致问题。倡导与疑惑期(3-6岁):幼儿需要开始扩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,同时也需要学会与其他人互动。
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如下:第一阶段:婴儿期(0~5岁)这个阶段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。此时是婴儿刚刚建立对世界的基础触及,任何事情都还不能自主完成,需要父母的帮衬。第二阶段:儿童期(5~3岁)这个阶段是自主与害羞(或怀疑)的冲突。
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、承认现实的感受;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。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,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,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: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。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。因此,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,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。
儿童发展心理学及要点(一)
儿童发展心理学奠基者。论点: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1)互相制约,互相依存。2)互相渗透,互相转化。3)成熟与学习时的发展作用,是动态的。发展心理学,发展的核心在于“动态”,移动的。 儿童发展心理学,研究3方面内容: 生理发展 、脑部发展,例如身体、大脑发育成长,感官能力,运动技能,特别是脑部。
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(1)心理学两个基本问题:第一,心理学是什么?第二,怎样研究心理现象?(2)心理学诞生的标志:1878年,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,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。(3)心理学面临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对象——人。
相反,如果这个时期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干涉过多,甚至支配儿童的一切活动,儿童将对自己的行为或自身产生羞怯感,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。 【第三阶段:学前期(3~7岁),主要发展任务是:获得主动感,克服内疚感。
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。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,它包括:心理过程、个性心理。0心理过程:(1)认知过程,包括感觉、知觉、记忆、思维和想象;(2)情绪、情感过程;(3)意志过程。
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六个方面的发展
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从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认识转化。在感性认识阶段,儿童主要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,而在理性认识阶段,儿童开始运用逻辑思维和语言来认识世界。 社会化意识逐渐形成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意识逐渐形成,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,并且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。
物象朝向:在2-7岁这一时期,儿童开始逐渐形成对客体物象的定位和抽象及语言思维的发展。儿童在这一时期具有丰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,对新事物具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并能理解简单的逻辑关系。思维朝向:在7-12岁左右进入思维抽象阶段。
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2 3-4岁儿童生活范围扩大,认识依靠行动,情绪作用大,爱模仿;4~5岁儿童活泼好动,思维具体形象,开始接受任务,自己组织游戏;5~6岁儿童好问、好学,抽象能力明显萌发,开始掌握认知方法,个性初具雏形。
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1 No.1客体永存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,8个月前的婴儿,还无法意识到被遮挡的物体并没有真实消失。当他们认识到,一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,也依然客观存在时,也就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久存在性。因此常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,有助于他们短暂性记忆的发展。
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哪些 3~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:生活范围扩大;认识依靠行动;情绪作用大;爱模仿。 4~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:活泼好动;思维具体形象;开始接受任务;开始自己组织游戏。 5~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:好问、好学;抽象能力明显萌发;开始掌握认知方法;个性初具雏形。
转载请注明:beat365·「中国」官方网站 » 人格魅力感悟 » 儿童发展心理学总结,儿童发展心理学总结报告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